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黄香小学以“减负提质”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路径,通过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将课后服务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学业+特长”双线并进的教育新生态,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3月25日,黄香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球类社团(篮球、足球、乒乓球)分组开展传接训练,同学们在球场上肆意挥洒着汗水。教学楼内,美术社团的学生用彩笔描绘静物,声乐班的孩子们排成长队,跟着伴奏边走边唱,歌声充满朝气。三楼书法教室正在上一堂独具特色的秦简书法课,学生们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专注临摹秦代竹简上的古文字。
黄香小学学生张梓园:“这是我今天写的秦简书法,我觉得这一堂课非常有趣,在这一堂课我学到了新的技能。”
近年来,黄香小学持续贯彻“双减”政策,将每周二、周四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定为“第二课堂”活动日,创新推出“1+X”模式——“1”即一项艺术特长书法和阅读,“X”即多个体艺社团,包括篮球、足球、声乐等19个社团,实现“学业+特长”双线并进。
为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还携手校内外辅导老师走进课堂。张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在学校的号召下,她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秦简书法老师。在每周的备课过程中,她不断学习秦简方面的专业知识,让自己慢慢成为一名书法“专家”。
黄香小学秦简书法课老师张启红:“我是一名语文老师,由于学校开辟了这个第二课堂,这个书法学习学校很重视,我就在外面学了一些书法的知识,研究了很多资料,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这个云梦秦简的奥秘。”
多元趣味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更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很多学生在校内外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黄香小学教务主任李寒冰:“云梦县黄香小学以多彩社团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实施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和文化育人,社团活动丰富,鼓励培养学生的爱好,让学生获得成长。”
记者 王顺 见习记者 吴昱锦 通讯员 许华强 李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