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云梦县糯稻迎来成熟季,金色稻浪在田野间翻滚,大型收割机穿梭其间,种粮户们忙着抢收、归仓。从田间丰收的糯稻,到车间里飘香的米酒,我县用“糯稻+酿酒”的融合模式,绘就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图景。

在伍洛镇坦湖村的糯稻田里,5台联合收割机正穿梭在金色稻海中,沉甸甸的稻穗被快速卷入机身,转眼间便化作金灿灿的稻谷从卸粮口倾泻而出,落在等候的运输车上。田埂边,种粮大户陈亮蹲下身,随手抓起一把刚收割的糯稻,金黄饱满的米粒透着光泽,他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云梦县梦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亮:“我今年种了600多亩糯稻,干谷亩产都能在1500斤以上,比去年的产量提升了12%,这个收成真是让人开心。”

更让陈亮安心的是,自家的糯稻早早就有了“好去处”。
云梦县梦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亮:“我和本地的‘糯米酒’厂签了订单,不愁卖,还高于市场价,他们这样一算,我的综合收入高于去年将近20%。”

陈亮口中的“珍珠糯米酒”,是云梦县盘活糯稻产业的“金钥匙”。近年来,我县瞄准“产业链延伸”做文章,一边推广“优质品种+标准化种植”,联合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从源头提升糯稻品质;一边推动“农企对接”,搭建种植基地与酿造企业的合作桥梁,让糯稻从“田间”直接走进“车间”。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程炜:“我们推广的这个优质糯稻品种,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深加工的理想原料。特别是与本地特色品牌‘麻糖米酒’的对接,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的无缝衔接,让农产品就地转化,效益倍增。”

通过“订单式种植”,把农户和企业紧紧绑在一起。农户按标准种出优质糯稻,企业按合同价稳定收购,既解决了农户“种什么、卖去哪”的困惑,也为企业保障了原料品质和供应稳定性,真正实现了“农企”双赢。

如今,云梦县糯稻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年产糯稻超19万吨,其中60%左右直接作为鲜食糯米销往市场,40%左右供应本地酿造企业,带动就业岗位300多个。从一粒糯稻到一瓶米酒,价值实现了翻倍,也让更多农户尝到了产业融合的“甜头”。
记 者 李 铮
一审:陈艳
二审:许菲
三审:蔡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