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秋阳和煦。云梦县城关镇的蔬菜走廊里一派生机。农民们正俯身精心浇灌着二十余天后便可鲜嫩上市的莴苣;早前种下的萝卜苗已郁郁葱葱,长高了不少;沟渠旁,清杂工作有条不紊。

这条串联白合、西王、大周三村的蔬菜走廊,本是全省蔬菜基地之一,白合村更是享有“全省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金字招牌。然而,因产品单一、品种落后、市场波动,这片沃野一度陷入“种植杂乱,甚至撂荒”的沉寂。

转机,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到来。城关镇果断引进市场主体,7月份成立三个工作专班,踏遍田坎讲政策,深入农户签合同,将零散田地“集零为整”,实现集约化经营。最让农户们展颜的是,土地流转金从每亩一二百元跃升至每亩五百元,实实在在地稳住了他们的“钱袋子”。

为抢抓秋冬播关键农时,这个“十一”假期,走廊里一片火热。镇村干部与时间赛跑,动员大户、调度机械,对800多亩流转土地进行全面翻耕。旋耕机轰鸣,唤醒沉睡的泥土,箭竿白、小白菜、白萝卜、莴苣等时令蔬菜的种子纷纷落入沃土,孕育着新的希望。同步推进的沟渠清杂整治行动,彻底疏通了农田的“毛细血管”,为农业增产增收筑牢根基。

新引入的市场主体不仅带来了规模化的种植模式,更打通了广阔的销售渠道,探索了深加工路径,有效锁定了蔬菜价格,抵御了市场风险。如今,这片焕然一新的土地,不仅能产出优质蔬菜,更化身成为“家门口的就业车间”,可吸纳百余名附近村民务工,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眼前,是秋冬播的繁忙景象,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片重焕生机的绿色走廊,正以最美的姿态,书写着城关农业稳产增收、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 秦海涛 王芬
一审:陈艳
二审:许菲
三审:蔡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