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
记 者 邱 林
在胡金店镇有这样一个家庭,妻子患病瘫痪在床后,丈夫不离不弃,二十三年如一日,为妻子换屎尿布、按摩擦洗,诠释了夫妻大爱。他家的感人故事在全镇广为流传,被群众选树为身边的“最美家庭”。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家看看。
今年57岁的汪贵明,是胡金店镇两合村委会副主任。1985年,经人介绍,他与王桂珍相识结婚。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精心打理3亩责任田,种些时令蔬菜卖,收入比村里其他农户高出一大截。回忆起过去,汪贵明脸上洋溢着朴实幸福的笑容。
【汪贵明】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在我们村里真的是什么都是领导潮流,像那个做楼房,买电视机买三转一响,买手表自行车,那真是什么都是第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4年,妻子王桂珍罹患痛风,不能行走。经多家医院治疗,不见好转。
【胡金店镇两合村党支部书记 帅亨娇】医生私下告诉汪贵明,他的妻子恢复行走的机率不大。
医生的告诫如晴空霹雳,但汪贵明没有放弃。
【王桂珍】去过洪湖去过咸宁,哪个地方的还去过什么,我们这附近的哪个医院有名气点的,能诊好这个疼痛的,他到处跑过了膏药贴过中药吃过。
花光了所有积蓄后还欠了很多债,王桂珍还是失去了行动能力,关节畸形,全身瘫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起初汪贵明也是手足无措,整宿整宿地失眠,当时只有30多岁的他,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当着妻子的面,汪贵明从不表现出自己的悲痛和压力,反而劝慰妻子要振作起来,积极面对人生。
【汪贵明】诊了那么多钱花光了,就是借债就是我们也不后悔,从来也没后悔过,只要有她在我们回来在田里做事,看着有这个人心里就很高兴,有一个家有一个温暖的家就比钱还要好。
23年来,汪贵明每天都重复同样的流程:早上给妻子洗衣送饭,端茶倒水,晚上给妻子擦洗和按摩身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王桂珍】每天在家里我躺着的时候,他还要在地里干活,回来还要帮我按摩,捏捏身体腿。他也非常困难,我又不会做饭,他总是担心,做容易消化点的东西让我吃。
汪贵明家底薄,光靠自己微薄的村干部工资根本无法养起这个三口之家。为了生活和生存,他白天处理村里工作,晚上下班后,安顿好王桂珍,休息两三个小时,凌晨一点左右,便到菜园摘菜,送到义堂镇集市去贩卖。即使这样苦,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即使这样穷,他却从不以权谋私,总是把好处让给别人。
【胡金店镇两合村党支部书记 帅亨娇】那个2012年移动公司,在我们村里的广场上面建了一个机站,那个当时建那个机站有点劳务费,有1万5千块钱左右的样子,村里考虑到汪贵明家里的特殊情况困难,准备叫他把那个小工程承包下来,他最后他不同意那个观点,他没有接受,结果是让村里几个困难户承包着干了,他一直没有接受没有干。
夫妻俩在战胜疾病的风雨中,相亲相爱走过了23年。
【王桂珍】我病了这么多年,在我病的时候,他说他也不放弃我,又不抛弃我,就是每天陪我叙家常,有时间陪我叙家常,他说,既然是能在一起,手牵手来生还要一起走,要是没有他对我这么好,我也活不到今天,人的一生主要是遇到好人了,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也足够了满足了。
尽管生活这样艰苦,王桂珍从来没有向病魔低头。
【王桂珍】我的希望还是唯愿自己能好一点,去带带自己的孙子,帮帮儿子和媳妇让他们好好地工作。
【汪贵明】我的儿子从小非常懂事,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下,学习非常认真,大学毕业了之后,就考取了黄石市的公务员,我们在村里工作的时候,村里给我们配了电脑,就是有些东西不懂,就通过有时候发短信跟他问,再就是他每个星期六回来教我们,基本上学会了电脑基本知识,像网格,管理党建平台,就是我就可以独立操作了。
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在挫折中绽放的真情才更值得人珍惜。什么样的家庭最美?和睦的家庭最美,团结的家庭最美,笑对生活的家庭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