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论君子品行的经典名言,等你来收藏!

07-10 10:27  

《孟子·离娄章句下》有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人的原则。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是一个人的修行。君子审时度势,决定取舍,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更是出世与入世间的谋略。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认为君子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2、君子必慎其独也。

出自《大学》。“慎独”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人在独处时最容易对自己放松戒备,从而把自己最真实的本性表现出来。

3、笃志而体,君子也

出自《荀子·修身》。笃:固,坚定。体:履,实践,奋斗。意思是:有坚定的意志,为事业孜孜奋斗的人,就叫作君子。

4、博览兼听,谋及疏贱。

出自《汉书·梅福传》。广泛阅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关系疏远和地位低下的人。

5、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选自《文子》。【译文】不把水抽干来捕鱼,不将森林烧毁来捕猎。而有人就是为眼前利益而践踏长远利益。

6、乘骐骋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出自屈原的《离骚》。整句话的意思:骑着千里马奔驰,来吧,我愿意为君主在前面指引那道路(圣王之道)。

7、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

语出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8、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出自《礼记》。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语出先秦·荀况《荀子·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10、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来源:文化中国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807/522c580a2b29a3f7850dbba41b4c41c8.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oNhTMOdCyr0iKBkw","timestamp":1744049416,"signature":"a9932719ef81e9c0e33ea60abc4caddf52ee97e8","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51756.html","desc":"\u300a\u5b5f\u5b50\u00b7\u79bb\u5a04\u7ae0\u53e5\u4e0b\u300b\u6709\u4e91\uff1a\u201c\u4eba\u6709\u4e0d\u4e3a\u4e5f\uff0c\u800c\u540e\u53ef\u4ee5\u6709\u4e3a\u3002\u201d","title":"\u5341\u53e5\u8bba\u541b\u5b50\u54c1\u884c\u7684\u7ecf\u5178\u540d\u8a00\uff0c\u7b49\u4f60\u6765\u6536\u85cf\uff01","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