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把高温保护落到实处细处(民生观)

08-09 09:43  

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体现了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高度,也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

入夏以来,热浪滚滚。

在高温天气下,不少人可以安坐在空调房里办公,但是户外劳动者,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公交车司机、铁路巡护工、电工、快递小哥……越是酷热,他们越是要坚守岗位,让一座座城市有序运转,不至于停摆。

为了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各地积极应对: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高温预警;工会部门组织爱心人士,向清洁工等户外劳动者送西瓜、绿豆汤等解暑物品;企业及时发放高温津贴;还有一些地区引导企业,让户外员工轮休,利用早晚错时作业……

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体现了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高度,也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高温保护,如何落细、落实到每一位户外劳动者身上,是一个关乎生命安全的大课题。

早在2012年,人社部等四部门就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各省区市也出台了一些条例法规,对劳动者高温下劳动、高温津贴、休息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从制度上织密了户外劳动者的保护网。

比如,这个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以上、40摄氏度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等等。

但在具体执行中,一些地方落实得并不好。近日有媒体调查,一些户外劳动者在高温下工作超过8小时。

原因在于高温保护缺少刚性,执行起来弹性较大,且违法成本较低。比如,办法规定,违反保护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社部门责令改正。对于有些不自觉的用人单位来说,劳动监察部门要是查到了,就纠正;如果查不到,就省下一笔费用。

高温保护事关劳动者生命安全,我们还有更多工作去做。有关法律法规应该长出牙齿,不能温温吞吞、挠痒痒。高温天气时,地方劳动监察部门也应加大检查执法密度力度,加大对违法劳动单位的惩戒力度,倒逼用人单位主动关心、关怀劳动者,让这些为城市流汗的劳动者们获得应有的尊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808/d51b6f09c4e6c840d63eca54598dc719.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uID2s7rwjKqJTJkr","timestamp":1743944071,"signature":"cb6deef6e89083d6796b9f03a6fe56cabc653373","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54204.html","desc":"\u65e9\u57282012\u5e74\uff0c\u4eba\u793e\u90e8\u7b49\u56db\u90e8\u95e8\u5c31\u5236\u5b9a\u4e86\u300a\u9632\u6691\u964d\u6e29\u63aa\u65bd\u7ba1\u7406\u529e\u6cd5\u300b\u3002","title":"\u4eba\u6c11\u7f51\uff1a\u628a\u9ad8\u6e29\u4fdd\u62a4\u843d\u5230\u5b9e\u5904\u7ec6\u5904\uff08\u6c11\u751f\u89c2\uff09","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