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56岁地大教授临终前用力写下10个字

2018-09-17 10:53  

14日中午12时25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16日上午8时30分,李德威教授追悼会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高原觅真知创新已成生前事,地热寻远志继续自有后来人。”在中科院院士金振民、中科院院士郝芳的引领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60多名李德威弟子向李德威教授作最后告别。

据悉,李德威骨灰将分别安葬在青藏高原和老家麻城,前者是他科考30年的地方。

李德威,1962年6月1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市。1978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2000年地球物理学博士毕业,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他始终奋战在地质一线,提出“层流构造假说”,被誉为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的第一人。

弥留之际,他用力写下10个字——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在不能言语的弥留之际,躺在ICU(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李德威借来护士的笔颤抖着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第一次写出来的字护士不大认识,李德威使尽力气写了第二次。

李德威的大弟子、地大地学院副教授刘德民向记者分析这十个字背后的深意——

李德威在青海共和地热钻井选址

“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岩石温度可以达到180℃以上,这种热能源属于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也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新能源,理论上地球深部有很多这种能源,过去地热多用于温泉、取暖等,利用率不高,李老师的设想是大规模利用,尤其是在发电领域。他在‘干热岩’的研究上没做完,留下了遗憾,所以用这10个字来鼓励大家继续下去。”

珍贵录音再现科考期间11次遇险经历

在李德威住院期间,儿子李喆意外收到父亲的礼物:科考中李德威遇到的11次危险经历的录音。

李喆一口气听完了父亲的遇险经历,“非常震撼,没想到文弱的父亲在科研中是一个奋不顾身的英雄”。而母亲居然被蒙在鼓里,从未听说过父亲遭遇的生命危险——

2000年,李德威教授和刘德民一起在藏南科考,在溜索穿越雅鲁藏布江时,李教授突然卡在30米高的江面上,进退两难一个多小时,最终手动脱困。

还有一次在可可西里野牛沟,大家误入牦牛群,李教授身穿红色外套,顷刻被野牦牛包围。危急之时,李教授将外套反穿,才逃脱野牦牛包围。

李德威在青藏高原雪山上的掠影

1990年,李德威参加了“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饿了就吃干粮,困了就睡岩缝。精瘦的李德威因为善于爬山被研究青藏高原的老专家莫宣学院士戏称为“小山羊”,“一起出去考察,最长最难爬的线路都是他在跑”。李德威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

自费奔赴地震灾区救灾考察

5·12汶川地震奔赴灾区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教授第一时间报名。

5·12汶川地震灾区慰问

满目疮痍的灾区景象深深地刺痛了李德威教授的心,他说,一定要想办法研究预测地震。从此,他自筹经费开始研究地震机理和预测技术。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他也自费奔赴现场。

5·12汶川地震实地考察

此后几年,李德威教授提出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假说、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并发表了一系列地震相关论文,对芦山、鲁甸、景谷、康定等强震进行了准确的中、长期预测。

别人专心于发论文评职称,他醉心于创建自己的理论

李德威在打加错地堑达格架温泉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此后,他还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

在李德威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有很多人私下议论,“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甚至认为其理论是“天方夜谭”,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

2018年5月,李德威教授在海南组织召开了“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极大地鼓舞了地热界同仁与新能源相关企业的研究与投资热情。

李德威教授的工作成果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只争朝夕,凌晨两点前没睡过

直到昨天,仍有许多人不敢相信,一直充满活力、拼搏在野外科考第一线的李德威老师真的走了。“我们曾一起在藏南工作。他登山像只山羊,快得很!每天在野外工作都是那么乐观。闲暇的时候也会讲起家人,他最得意的是儿子李喆,优秀的围棋国手。”尹安说。“同事们送他外号‘小山羊’。一起出去考察,最长最难爬的线路都是他在跑,我们根本跟不上。”刘德民说。“2009年我们进汶川科考,大家划船过一个堰塞湖时发生了余震,悬崖上的石头落下来,船翻了,有个学生不太会游泳,还是李老师带着他游到岸边,他还没那学生个子大。”罗文行说。“他爱打篮球,2015年,我们在海拔近3700米的拉萨科考,每三天和对面住的地质队打一场比赛,他每次都上场。”李德威2017届的硕士研究生陈棋说。

学生们都有被李老师深夜、凌晨回复的经历。罗文行说:“有次深夜11点多,我写完项目报告发给李老师,他很快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怎么修改,我改完已经是凌晨1点多,他还等着看修改稿。”“李老师说,他从没在凌晨两点之前睡过觉,早上7点前又起床工作。其实,他就是积劳成疾……”陈棋流着泪说,尤其是这两年,李德威老师大部分时间在海南做干热岩研究,为了加快进度,他更是废寝忘食地工作。身边没人照顾,他吃不好、睡不好,身体透支太厉害。

即使在医院,他也没有放下科研

9日,刘德民还和李德威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10多人在普仁医院李老师病房开了“组会”,每个人就自己的学业进展、科研项目进行了汇报。当时李德威说话已很吃力,但还是一对一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指导。

李德威在周口店教学实习-推陈出新,引领创新人才

李德威的夫人夏芳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目睹了丈夫住院时还不忘工作的状态心疼不已。当时李德威的病情十分严重,他患的嗜血细胞综合征,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不听,不断召集学生来论证项目。

过去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儿子在北京学围棋、上大学,爱人常年在青藏高原科考,家里经常就夏芳一个人。李德威住院期间,一家人团聚在病房,总算过了一段“温馨”的日子。

英才已逝,他的事业还在继续

李德威走了,但他的事业仍在继续。

在病床上他已嘱咐学生们,他还有三本书没有完成,分别对应着他的三个科研方向——《盆山耦合与下地壳流动》、预测地震和干热岩。“第一本书已快成形了,第三本可能还只有大纲。我们可能没有李老师聪明,但只要像他那么勤奋、认真,总能做成。”刘德民说,李老师有100多名硕士、博士弟子,大家一定会完成他的遗愿。

罗文行更觉得重任在肩——研究地热方向的他,曾听老师畅谈过理想,通过8年左右时间,成功打出多个干热岩井,利用的固热能能达到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美国搞干热岩30多年没有大的进展,但李老师的理论和方法不一样,如果他活着,只要七八年,一定可以达到很大的规模。事实上,今年5月以来,多家企业和投资人都主动联系拜访李老师,希望在地热开发领域展开合作,大力度投资干热岩发电和综合利用项目。”他说,他将沿着老师开创的道路走下去。

网友:痛心!这才是国之脊梁

昨日,一条关于李德威教授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了3万条评论、1万次点赞。



李教授的亲朋好友、学生,以及有过一面之缘的人,纷纷留言悼念——







还有不少网友为李教授的离世感到惋惜——















辞世前依旧心系中国的地热开发

真正的科学家、国之脊梁

李教授,您一路走好!

来源:长江云综合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