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重阳节,让孝文化深入人心

10-17 10:41  

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登高望远,祈求平安祥和;赏菊吟诗佩茱萸,娱乐之中求取吉祥和康宁……在两千多年的绵延衍变中,重阳节被赋予了多元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注入了深沉的情感寄托,承载着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在现代文化中被发扬光大,那就是“敬老”。

“九”和“久”是谐音,有长寿之意。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因此被赋予了祈祝老人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既是对传统孝文化的承续,又赋予重阳节关爱老人的新内涵。每年此时,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尊老、敬老中传递孝心、传播孝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帮助老人的文明风尚。

节日是弘扬孝文化,普及关爱关心老人这一社会价值的好时机。但是尊老敬老不是朝夕之事,节日之外的孝敬也不能少。

尊老敬老首先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成为民生问题中的难点。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除家庭之外,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政府层面,应该不断推进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使老人能够衣食无忧、有病可医。社会层面,社区、慈善组织、公益团体、志愿者群体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营造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尊老敬老还要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到异地甚至异国求学或工作,阖家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空巢老人的孤独已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对于不少老人而言,最盼望的是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现代人虽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多抽空陪父母聊聊家常,叙叙亲情,为他们敲敲背,捶捶腿,却是可以做到的。而孝老敬老正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在重阳节之际,让我们传承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孝文化深入人心,让天下老人安享幸福祥和的晚年。

作者:毛同辉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810/7bc9b7ad6a74781c00d8ce43aa436661.pn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8xHTEGoGm0IFrdAH","timestamp":1744985857,"signature":"cbffaec05bb845a0f99d6e3f41c92eb0ee1c9b9a","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57595.html","desc":"\u5728\u4e24\u5343\u591a\u5e74\u7684\u7ef5\u5ef6\u884d\u53d8\u4e2d\uff0c\u91cd\u9633\u8282\u88ab\u8d4b\u4e88\u4e86\u591a\u5143\u7684\u4e3b\u9898\u548c\u6587\u5316\u5185\u6db5\u3001\u6ce8\u5165\u4e86\u6df1\u6c89\u7684\u60c5\u611f\u5bc4\u6258\uff0c\u627f\u8f7d\u7740\u4e2d\u534e\u513f\u5973\u4e98\u53e4\u4e0d\u53d8\u7684\u5bb6\u56fd\u60c5\u6000\u3002\u5176\u4e2d\u4e00\u4e2a\u7279\u522b\u91cd\u8981\u7684\u4e3b\u9898\u5728\u73b0\u4ee3\u6587\u5316\u4e2d\u88ab\u53d1\u626c\u5149\u5927\uff0c\u90a3\u5c31\u662f\u201c\u656c\u8001\u201d\u3002","title":"\u65b0\u534e\u7f51\u8bc4\uff1a\u91cd\u9633\u8282\uff0c\u8ba9\u5b5d\u6587\u5316\u6df1\u5165\u4eba\u5fc3","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