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

10-29 09:34  

新华社沈阳10月28日电(记者王莹)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日前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并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究员介绍,“海星6000”是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联合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成功的6000米级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装备。

据介绍,本次科考应用航次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组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单位的深海微生物及深海地质等领域的科学家参与。

在6000米级科考潜次中,“海星6000”连续工作3小时,完成了6000米近海底航行观察、生物调查、海底特征表层沉积聚成物获取、泥样和水样采集、模拟黑匣子搜索打捞、标识物放置等,最大工作深度6001米,创造我国ROV最大潜深的纪录。

在返航途中的2000米级潜次中,“海星6000”一天内连续3次完成不同海域的岩石和水样采集等科考作业,获取岩石样品总量近400公斤,最大单体岩石重量61公斤。连续大强度的科考作业,进一步验证了该水下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海洋先导专项项目首席、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李硕研究员表示,本航次是在2017年海试成功的基础上,针对科学目标设计的科考应用航次,先后完成了9个不同深度的综合科考潜次。此次“海星6000”科考应用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平台和应用技术又迈上了新台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开展6000米级深海科考作业的能力。

https://img.cjyun.org.cn/a/10145/201810/da873a9a3f3dec4f169de720e3a99cdc.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FTACxPUgsw6U3GJQ","timestamp":1744079463,"signature":"31f3202e9eb290f69d5050e7ac5b18dd6565296f","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57934.html","desc":"\u6b64\u6b21\u201c\u6d77\u661f6000\u201d\u79d1\u8003\u5e94\u7528\u4efb\u52a1\u5706\u6ee1\u5b8c\u6210\uff0c\u6807\u5fd7\u7740\u6211\u56fd\u6709\u7f06\u9065\u63a7\u6c34\u4e0b\u673a\u5668\u4eba\u5e73\u53f0\u548c\u5e94\u7528\u6280\u672f\u53c8\u8fc8\u4e0a\u4e86\u65b0\u53f0\u9636\uff0c\u5c06\u8fdb\u4e00\u6b65\u63d0\u5347\u6211\u56fd\u5f00\u5c556000\u7c73\u7ea7\u6df1\u6d77\u79d1\u8003\u4f5c\u4e1a\u7684\u80fd\u529b","title":"\u201c\u6d77\u661f6000\u201d\u6709\u7f06\u9065\u63a7\u6c34\u4e0b\u673a\u5668\u4eba\u4e0b\u6f5c\u6df1\u5ea6\u9996\u78346000\u7c73","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