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协助巡护”新增106名“护豚员”

11-05 09:30  

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论坛现场。王宁 摄

由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等发起并资助成立的“协助巡护”项目已扩大到11个长江江豚协助巡护示范点,2018年发展协助巡护员106人。11月4日,记者从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论坛上获悉这一消息。

该论坛是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分论坛之一,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承办。来自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级主管部门负责人、非政府组织及企业代表分享了多年来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成果和行动。

中华鲟、江豚、长江鲟等长江水生野生动物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是长江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白鳍豚、白鲟等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已多年未见,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分论坛江豚专场,“社会化参与”成为热词。近年来,江豚保护取得许多突破,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企业、转产转业渔民等社会力量加入到江豚保护的行列。“江豚协助巡护”是其中一个社会力量参与协助巡护初见成效的实践,渔政部门作为执法主体,领导并支持江豚保护的社会组织,组织转产转业的专业渔民从“捕鱼人”变为“护豚员”,参与江豚保护巡护工作。

据了解,“协助巡护”项目巡护员分布在长江干流的扬州、安庆、宜昌、宜宾,洞庭湖的岳阳,鄱阳湖的九江、湖口县和鄱阳县,天鹅洲保护区、何王庙/集成保护区、新螺保护区。不仅涉及江豚保护,还将中华鲟和长江鲟列入重点保护对象。

分论坛中华鲟专场,与会代表围绕中华鲟保护的关键问题、突出进展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交流,涉及中华鲟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等领域。其中,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和子二代规模化繁育、中华鲟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长江鲟子三代繁育和野外种群重建、白鲟生殖细胞移植等成果,是近年来中华鲟等物种保护方面优异的研究成果。

来源:中新网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811/34adb729db5fa9490cb581aaf929479d.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3Wi8YWjisX7lFQWu","timestamp":1743950049,"signature":"ee3913ce4263c46abe626651f7930c5c659f376c","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58185.html","desc":"\u200b\u7531\u6e56\u5317\u7701\u957f\u6c5f\u751f\u6001\u4fdd\u62a4\u57fa\u91d1\u4f1a(CCF)\u7b49\u53d1\u8d77\u5e76\u8d44\u52a9\u6210\u7acb\u7684\u201c\u534f\u52a9\u5de1\u62a4\u201d\u9879\u76ee\u5df2\u6269\u5927\u523011\u4e2a\u957f\u6c5f\u6c5f\u8c5a\u534f\u52a9\u5de1\u62a4\u793a\u8303\u70b9\uff0c2018\u5e74\u53d1\u5c55\u534f\u52a9\u5de1\u62a4\u5458106\u4eba\u3002","title":"\u957f\u6c5f\u201c\u534f\u52a9\u5de1\u62a4\u201d\u65b0\u589e106\u540d\u201c\u62a4\u8c5a\u5458\u201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