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成果丰硕 “雪龙”号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03-05 10:12  

在北半球航行的“雪龙”号(3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新华社“雪龙”号3月4日电(记者刘诗平)北京时间4日凌晨3时28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由东经107度01分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赤道海域风平浪静,印度洋上的霞光分外美丽。返航最后阶段,“雪龙”号积极做好安全工作。鉴于本海域不时有小股海盗出没,船长组织船员和其他部分科考队员日夜值守,确保安全。此外,船员们还抓紧时间在回到国内之前对船上的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

“雪龙”号自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起航赴南极考察,今年2月14日自中山站附近海域启程回国。本次科考期间,考察队克服南极严酷自然环境和各种挑战,积极应对“雪龙”号意外触碰冰山突发事件,取得了一些重大科考进展和考察成果。

大洋科考方面,科考队首次在南大洋西风带关键海域成功布放中国自主研制的海洋环境监测锚系浮标,在罗斯海首次布放中国自主研制的极地水下机器人,在阿蒙森海东区首次实施多学科综合调查。

航空科考方面,“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成功开展东南极关键区域科考飞行。

考察站方面,中国在南极的首个雪下工程建筑在泰山站完成建设,内陆考察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中国首台极区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在中山站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中国自行研制的极地冰盖及冰下基岩钻探装备首次在南极应用。

从去年11月出发到通过赤道,“雪龙”号累计航行超过2.85万海里。按计划,“雪龙”号将于3月12日靠泊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https://img.cjyun.org.cn/a/10130/201903/d296b10f21b503ac661b12a2095691b9.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xEfbcHZAo5k0dfzq","timestamp":1743792079,"signature":"66767813d515fdf89f5f538a3a015d3b43ca856f","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60106.html","desc":"","title":"\u8003\u5bdf\u6210\u679c\u4e30\u7855 \u201c\u96ea\u9f99\u201d\u53f7\u7a7f\u8d8a\u8d64\u9053\u8fd4\u56de\u5317\u534a\u7403","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