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惊蛰到 是什么叫醒了沉睡一冬的动物们?

03-13 09:5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赵序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据新华社报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6日5时10分迎来“惊蛰”节气。此时节,天气渐暖,杏花绽蕾,春雷乍响,蛇虫惊醒,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古人对于季节的代更,有着更为敏感的知觉。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为惊蛰,据《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过后,天气暖和,草木萌动,那些冬眠中的动物,开始慢慢苏醒。

冬眠是某些动物应对恶劣环境时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状态”。“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随着惊蛰的到来,动物迎来自己的时机。

弱夜鹰——唯一冬眠的鸟类

弱夜鹰(图片来自网络)

多数鸟儿通过迁徙躲避恶劣的环境,或者是换上冬羽抵御严冷,长期以来人们都是这样认为,但弱夜鹰是个例外。

弱夜鹰也称北美小夜鹰,是鸟类中唯一冬眠的鸟。它们栖息在美国的南部边缘,偏爱干燥的环境、稀疏的草地,甚至石质荒漠。

1948年,德蒙·杰戈尔(Edmund Jaeger)博士第一次描述了弱夜鹰冬眠的现象。冬季来临时,弱夜鹰会找个岩石缝隙或腐木洞穴躲起来,进行冬眠。冬眠时,它们的能量消耗只有正常状态下的7%,处于深度蛰伏状态持续数周或者数月不等。一旦冬眠结束,它们要恢复正常行动能力则需要7个小时之久。

脂尾倭狐猴——唯一冬眠的灵长类动物

脂尾倭狐猴(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是世界第四大岛屿,也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岛屿上,高原、丘陵、火山、盆地错综分布,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大方、优雅的灵长类——脂尾倭狐猴。它早在1812年就被发现命名,但人们对其生活习性却一直知之甚少。

脂尾倭狐猴是灵长类动物中唯一冬眠(蛰伏)的种类,尽管它们生活在热带,但为了能度过食物贫乏的旱季,它们也会选择冬眠。脂尾倭狐猴会在每年6~7月进入旱季时开始蛰伏,它们要睡长达7个月之久,到翌年1月再苏醒过来。整个旱季,它就靠它尾巴上的脂肪熬过,冬眠结束后,它们的体重可以下降一半。和温带地区冬眠的动物不同,在冬眠期间,它不需要控制身体的温度,其体温会根据外部温度而波动。

旱獭——冬眠冠军

阿尔卑斯旱獭(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欧洲阿尔卑斯山,从800到3200米的海拔区间,是阿尔卑斯旱獭活跃的地段。如果按冬眠时间长短算,阿尔卑斯山旱獭可以称得上自然界的冬眠冠军,它们不是在冬眠,就是在准备冬眠的路上。

夏季一开始,阿尔卑斯旱獭就在洞穴中收集一些植物的老茎,为冬眠作铺垫。它们在9-10月份开始冬眠,最长可达8个月。高山旱獭冬眠时相互挤在一起,依靠储存的脂肪度过漫长的冬眠期。冬眠期间,它们的体温降到和外界差不多,心跳降到每分钟5次,呼吸调整到每分钟1—3次。

束带蛇——集体冬眠

束带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在北美,穿行在森林、田野、草原到溪流、湿地、草地、沼泽,通常在水边可以发现一种美丽而优雅的蛇——束带蛇,它通常在黑色、棕色或绿色背景上点缀有黄色条纹图案。

束带蛇的交配行为属于动物界“套路最深”的之一。它们一般集体冬眠,早春时节,当束带蛇从冬眠中苏醒,雄蛇通常先于雌蛇醒来,因为它要密谋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有些 “心眼”多的雄蛇,它们会通过释放一种性信息素假扮雌蛇,从而引诱其他雄蛇远离洞穴。当把这些上当的雄蛇远远带走之后,它再立即恢复“男儿身”,并且迅速赶回洞穴,第一个和这里所有的雌蛇交配。在束带蛇的世界,通常雄性比雌性多得多,在交配季节,它们形成了“交配球”,其中一两个雌蛇会被十个或更多的雄蛇性完全淹没。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时候,一条雄蛇会在冬眠前与雌蛇交配,雌蛇会在内部存储精子直到春天,届时雌蛇会让它的卵子受精。如果这天雌蛇在春天再次交配,秋天的精子会退化,春天的精子会使它的卵子受精。

四爪陆龟——不仅冬眠还夏眠

四爪陆龟(图片来源:爬宠世界)

行走在中国的西北,穿越荒漠和丘陵起伏的地带,到达新疆伊犁州境内的霍城县,这里是四爪陆龟唯一在中国生存的地方。

四爪陆龟,别名草原陆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仅有的3种陆龟之一。四爪陆龟身上有非常坚固的甲壳,这是它引以为傲、逢凶化吉的盔甲。受袭击时它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保证自身的安全。

四爪陆龟是肉食性动物,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这种陆龟最奇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冬眠,还要夏眠。每年3月中旬出蛰,7月份以后又陆续进入夏蛰。

北极熊——冬眠时也能产仔

北极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袤的北极,一片冰雪的世界,那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北极熊的地盘。北极熊以捕食海豹为主,它的嗅觉非常发达,能够探测到远在1.6千米外海豹,它的视野也非常好,擅长看远景。北极熊还是一名优秀的游泳健将,可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连续游数日。曾记录到一只北极熊在冰冷的白令海中连续游9天,行进700千米抵达远离陆地的冰层,然后又行进了1800千米。在冰天雪地的地面上行走时,北极熊的平均速度保持在5.6千米/小时左右,不过它的冲刺速度可以达到40千米/小时。

为了应对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冬季到来前北极熊也会局部冬眠。跟其他冬眠动物相比,北极熊熊冬眠时体温和呼吸速率下降的幅度较小,而且可以随时醒来。另外,北极熊冬眠时只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不喝,而不是整个冬季。更为神奇的是,怀孕的北极熊雌熊在冬眠期间依旧可以照常产仔、哺乳,春天醒来后就可以带着小熊一起外出,冬眠产仔两不耽误。

来源:科普中国



https://img.cjyun.org.cn/a/10101/201804/8857a8b23d108017022d4bb8aa207ecb.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N39Ouph0I3wRnIy4","timestamp":1744126651,"signature":"2a90132d7a390ce62d7d5d0b07b85d8cb7f6a561","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60220.html","desc":"\u53e4\u4eba\u5bf9\u4e8e\u5b63\u8282\u7684\u4ee3\u66f4\uff0c\u6709\u7740\u66f4\u4e3a\u654f\u611f\u7684\u77e5\u89c9\u3002\u519c\u5386\u4e8c\u5341\u56db\u8282\u6c14\u4e2d\uff0c\u7b2c\u4e09\u4e2a\u8282\u6c14\u4e3a\u60ca\u86f0\uff0c\u636e\u300a\u590f\u5c0f\u6b63\u300b\u8bb0\u8f7d\uff1a\u201c\u6b63\u6708\u542f\u86f0\uff0c\u8a00\u53d1\u86f0\u4e5f\u3002\u4e07\u7269\u51fa\u4e4e\u9707\uff0c\u9707\u4e3a\u96f7\uff0c\u6545\u66f0\u60ca\u86f0\u3002\u662f\u86f0\u866b\u60ca\uff0c\u800c\u51fa\u8d70\u77e3\u3002\u201d\u60ca\u86f0\u8fc7\u540e\uff0c\u5929\u6c14\u6696\u548c\uff0c\u8349\u6728\u840c\u52a8\uff0c\u90a3\u4e9b\u51ac\u7720\u4e2d\u7684\u52a8\u7269\uff0c\u5f00\u59cb\u6162\u6162\u82cf\u9192\u3002","title":"\u53c8\u662f\u4e00\u5e74\u60ca\u86f0\u5230 \u662f\u4ec0\u4e48\u53eb\u9192\u4e86\u6c89\u7761\u4e00\u51ac\u7684\u52a8\u7269\u4eec\uff1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