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电视剧的一道坎还是一座桥?

03-14 10:23  

普曼

正在热播的三部电视剧《都挺好》《芝麻胡同》《老中医》分别发生在苏州、北京和上海,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三部作品的标签。在国产电视剧创作的历史上,地域特色曾经是创作者担心的一道坎,但在今天越来越成为一座桥,折射的是地方文化自信的回归。

被很多观众称道的《芝麻胡同》,从内到外都是浓浓的老北京味道。何冰、刘蓓这些京味儿剧的熟脸悉数回归,场景布置上还原了老北京走街串巷热闹的烟火气,地道的老北京俚语更是张口就来。京味儿剧的内核,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这种想象既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既是对老北京乡土情感的眷恋,也是对往昔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超越利害得失交往方式的追忆。也正因如此,京味儿剧里那种由北京方言、京派礼节构成的“有里有面儿”,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作为中国电视剧地方特色另一大创作富矿,沪派电视剧更加注重人情世故和婉转细腻的心理描写。聚焦现实和民生,是沪派剧的最大的特色。从早些年《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到这两年的《欢乐颂》,皆是如此。当然,更广义的沪派剧,应该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比如2017年被很多人称道的《鸡毛飞上天》,就是以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为背景;2018年“剧王”《大江大河》的故事则发生在上海周边。

曾有人这样形容电视剧地域文化的壁垒:京味儿剧跨江南,京味儿剧跨江难。有意思的是,艺恩数据显示,《芝麻胡同》的受众地区,北京以14.66%的观看人数占据首位,而上海、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的综合数据也达到14.07%,与北京旗鼓相当。已经拍到第11部的《乡村爱情》系列,作为东北地域剧的典型代表,却拥有着从南到北非常广泛的受众。剧中土味、反差、人物丰富的表情、笑点、幽默等喜剧元素,被当下的年轻人捕捉,促成了所谓的“乡学”。

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要有鲜明时代特征,而地域特色作为呈现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绝对是点睛之笔。剧情和地域特色的展现,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否则观众会出戏。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聚焦重男轻女、老人赡养等社会话题,该剧故事的设定在苏州,城市景观、苏州评弹都很自然,但剧中的苏家一家子却说着地道的北京话,成了一大遗憾。

善用地域特色,一定要尊重影视剧的创作规律。如果用地域化的标签作为装饰,把地域文化包装成“奇观”式的悬浮故事,那就很难不招观众吐槽。把北京、上海;换成杭州、深圳,甚至不需要过多调整道具布景,只需改个台词,故事依旧成立,观众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尾,恐怕“一座桥”又会变成“一道坎”。

来源:北京日报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903/8295b742c3a1df57d0e3c413eca962d7.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BhpAmQfQHTVWSk2H","timestamp":1744456305,"signature":"498681a0ae5948ddee8ffae12c7ece9fc3850dbe","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60240.html","desc":"\u666e\u66fc\u6b63\u5728\u70ed\u64ad\u7684\u4e09\u90e8\u7535\u89c6\u5267\u300a\u90fd\u633a\u597d\u300b\u300a\u829d\u9ebb\u80e1\u540c\u300b\u300a\u8001\u4e2d\u533b\u300b\u5206\u522b\u53d1\u751f\u5728\u82cf\u5dde\u3001\u5317\u4eac\u548c\u4e0a\u6d77\uff0c\u9c9c\u660e\u7684\u5730\u57df\u7279\u8272\u662f\u4e09\u90e8\u4f5c\u54c1\u7684\u6807\u7b7e","title":"\u5730\u57df\u7279\u8272\uff0c\u7535\u89c6\u5267\u7684\u4e00\u9053\u574e\u8fd8\u662f\u4e00\u5ea7\u6865\uff1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