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平利模式”趟出产业扶贫新路径

07-08 10:53  

位于平利县老县镇的社区工厂,包含电子加工厂、服饰制造厂等。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博 摄

中国青年网安康7月7日电(记者 张博)陕西省平利县是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重点县,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先后建成112个集中搬迁安置区,累计让28555户83307人告别深山搬进新居。如何解决搬迁后的生存发展问题,保障他们有稳定收入?充分调研之后,平利县决定积极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广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社区工厂,从而成功探索出一条“社区工厂”就业扶贫新模式。

一名女工在制袜车间操作机器。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博 摄

所谓“社区工厂”就是“搬迁”加“就业”, 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在集中搬迁安置区中配套建设社区工厂,既很好承接了产业转移,又解决了搬迁户离开土地后无活可干的问题,让搬迁群众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生活。

扶贫工厂目前大多采用“计件工资制”。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博 摄

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社区工厂83家,累计带动贫困群众就业6000余人,人均月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

电子加工厂操作台。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博 摄

“平利模式”不仅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还有效解决了“三留守”等社会问题。为秦巴集中连片区精准扶贫趟出一条新路子,实现了农民、企业和政府的共赢。

一名工人在缝纫机前加紧赶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博 摄

2017年,陕西开始在全省推广平利社区工厂就业扶贫模式。到2018年底,陕西省发展社区工厂526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7713人。湖北、甘肃、重庆等地150多个县区的负责人也先后到平利县考察学习社区工厂。

来源:中国青年网


https://img.cjyun.org.cn/a/10130/201907/79b29e19fef34dc2fa360424e295f68f.jpe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OG8zDVTtJOCkSGzN","timestamp":1755709833,"signature":"554e7e0195b8d23393fb594dfd3a80458a315f6e","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62024.html","desc":"","title":"\u3010\u51b3\u6218\u8131\u8d2b\u653b\u575a \u51b3\u80dc\u5168\u9762\u5c0f\u5eb7\u3011\u201c\u5e73\u5229\u6a21\u5f0f\u201d\u8d9f\u51fa\u4ea7\u4e1a\u6276\u8d2b\u65b0\u8def\u5f84 ","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