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和县政府十九届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县委提出的“一主四化”发展路径,全面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满油、憋足气、鼓足劲,务实重行,乘势而上,跑出“一主四化”加速度。云梦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奋进与超越·书记局长话发展》全媒体访谈,邀请乡镇(区)党(工)委书记走进云梦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室,分享新一届乡镇(区)、部分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的思考和实践,大力营造县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舆论氛围,奋力实现“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
今天播出《云梦义堂镇:锐意进取创一流》
夯实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建设工业强镇不动摇
结合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精神,认真分析义堂实际,我们提出建设工业强镇的发展目标。
一是强龙头,促进转型升级。围绕县委“161”工业体系,我们将以汽车零部件和木制品深加工作为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森工产业园区内企业资源,持续开展“腾笼换鸟”。整个园区落户企业已达20家,其中木板及深加工企业1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3家,联立塑胶、天之樱汽车内饰件、雄将电子、正美科技等已发展为优质企业。
二是壮龙身,盘活闲置资源。义堂是一个工业老镇,镇域内闲置的学校土地、企业厂房等资源丰富。我们将按照县闲置用地清理方案,对低效厂房和闲置土地进行二次招商,使“沉睡资源”得到再开发、再利用。目前我们已盘活原汉拓实业、原滤芯器厂、原丰盛塑业等5处闲置资产,年可增加税收500余万元。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坚持建设现代农业特色镇不动摇
一是夯实米袋子。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在老316国道沿线以东,以老吾老农旅融合康养基地为龙头,不断扩大“一种双收”再生稻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现代化耕作技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打造全县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唱响郧都村再生稻米品牌。
二是做优菜篮子。在老316国道沿线以西,以红光智农园为发展龙头,发挥红新果蔬等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萝卜、白花菜等时令蔬菜种植,扶持好湖北泉豹商贸有限公司2000余亩蔬菜种植项目的发展,建设全县万亩蔬菜供应基地。
二是做优菜篮子。在老316国道沿线以西,以红光智农园为发展龙头,发挥红新果蔬等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萝卜、白花菜等时令蔬菜种植,扶持好湖北泉豹商贸有限公司2000余亩蔬菜种植项目的发展,建设全县万亩蔬菜供应基地。
立足全域发展规划 坚持建设农旅小镇不动摇
围绕“一城崛起、三馆辉映、三圈成环、四村点缀”全县旅游格局,结合义堂农村田园风光、历史古迹、文化贤人等特色资源,着力构建了“一心三带、三横三纵、三河四渠”的全域旅游规划。在镇域旅游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突出“123”总体规划布局,以府河湿地公园自然景观带主线,以黄香文化馆、子文滨河湿地公园为节点,以黄孝村、红光村和陨都村为特色亮点,聚焦主线,建强节点,打造亮点,全力建设云梦北部农耕游览圈中心支点。
聚焦一条主线 建强二个核心 打造三个亮点
聚焦一条主线:我们围绕府河湿地公园自然景观带,借力府河义堂段22公里综合整治工程的绝佳机遇,不断完善沿线基础建设,打造一条直达安陆的滨河绿道,同时聚力镇、村发展补短板项目,推动建新路、车站街道路刷黑工程尽快落地,完成斗公祠、子文书院、白马嘴等古迹的建设,丰富绿道功能,提升义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建强二个核心:持续跟踪好深圳中楚投资集团对黄香文化馆研学营地建设项目,完成黄香文化馆升级改造。牢牢抓住市委“三项行动”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子文滨河湿地公园功能建设,加强对子文书院、斗公祠的规划引领,形成园中有院、园中有寺、园中有景的多元化体育文化公园。
打造三个亮点:强化文化引流作用,发挥黄香文化馆资源优势,借助和美乡村建设契机,把黄孝村打造成“孝”文化名村;持续抓好红光村美丽乡村后续管理,推进红光采摘大棚的建设,把红光村打造成观光游乐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用力推进老吾老农旅融合第二期“这厢那田”民宿旅游康养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农、旅、养功能建设,把陨都村打造成农耕文化名村。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我们将继续保持奋斗者的姿态,永不停步、永不懈怠,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的干劲在建设云梦县北部的工业强镇、农业特色镇、农旅小镇中取得新成就,为打造“武汉城市圈云谷,建设孝感多元支撑的中心支点、跻身全省二类县市先进行列”的发展目标贡献义堂力量!
出品:云梦县委宣传部 云梦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