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这位老人活到老学到老 布摊边创作楹联曾经斩获海内外征联大赛特等奖

2022-12-22 09:31  

云梦十里曲阳河公园,杨柳依依,河水清清。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沿鹅卵石铺就的林间小道,缓步赏景。不时停住脚步,凝神远眺,像是在思索什么……

久闻曲阳河公园变化,不等心脏病手术初愈,急不可待到此踏看。一个星期后,他写了两首七言绝句。其一是:行尽曲阳十里程,蛙鸣翠苑报春瑩;晨光托起云之梦,万卉生芳入画坪。他就是云梦县胡金店镇三赵社区居民李祥生。

岁月坎坷 文学梦始终不曾破灭

李祥生老人出生于1944年。自打6岁上小学,他对老师教的儿歌非常感兴趣。常常老师在课堂上讲个三五遍,他基本记住了。老师非常喜欢他。

他是家中独子,祖父、父亲对他很是宠爱。见他喜欢读书,经常给他零花钱。他都拿去买了巴掌大的娃娃书,也就是连环画。坐在屋里一看就是半天。

小学五年,他日积月累买的连环画,装了一大箱子。见他书多,村里的小伙伴常找他玩耍,顺便借几本娃娃书。大多有借无回。他也不计较。

上初中后,他陆陆续续购买散文、小说等方面书籍,抽空阅读。现在记得起书名的有《保卫延安》、《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等。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及广泛阅读,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作文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讲读。

1961年初中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安陆师范学校深造。他满怀憧憬,以为从此前途一片光明。那晓得命运作弄人!读了一个学期后,不知什么原因,学校解散了。卷起被褥回家时,他内心五味杂陈,说不出的痛苦。

回到家,慈祥的父亲开导他:没地方读书就跟他学做木匠吧!饿不死人的。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木匠。从此,种田之余,他跟随父亲学习木匠手艺。一年时间,木匠工具如斧头、刨子、手锯等用起来得心应手。做出来的桌子、凳子、椅子也得到乡亲认可。公社供销社主任听说了他的技艺,把他要去,在供销社搞木制品加工,就是做木桶、木盆等日用品卖,顺便给顾客修补损坏的木制品。

手头有钱后,他隔三差五买几本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等方面书籍,一有时间就呆在房间看书。几年下来,小小房间堆满了书。1966年,一场运动开始,老实本分的祖父担心一屋子书被人看见不好交代,准备烧掉。他说服祖父,含着眼泪把书拖到废品站卖了。

在供销社上班过程中,他细心观察,逐步摸清商品买卖经营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在集镇找了一件门面,经营棉布、化纤两大类布匹。布匹从武汉汉正街进货。凌晨两三点钟时,他骑自行车到临近316国道的义堂镇搭过路长途班车。中间要经过府河,喊船工撑船过河;凌晨时分,船工往往睡得深沉,得扯破嗓子才喊得醒。他做梦都想河上能够架座桥。这段经历,对他后来创作应征大桥局对联有很大启发。

乡镇集市都是露水集,一般忙乎一上午。中午之后顾客稀少。老伴一个人守摊就可以。李祥生这时就怀揣心爱的书籍,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驰骋。

经商不忘创作 水到渠成获大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胡金店镇是有300多年历史的古镇。境内有含屈家岭文化至西周文化的龚家砦遗址,有清代所建的青石板街和儒学戏楼。历史文化遗产丰厚,人文学习氛围浓厚。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胡金店镇中学一群老教师,像郑光峰、易水兰、盛信澜、余工以及居民胡世明等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楹联写作。他们听说李祥生熟读诗书,也有较高造诣,邀请他一起参加文学聚会,交流学习心得。大家共同商议,成立胡金店镇诗词楹联创作交流会,互相取长补短,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0年春节期间,店铺生意十分忙碌。儿子把午饭送到店铺。吃饭的间隙,李祥生打开收音机,收听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放松心情,偶然听到电台举办第二十一届春联大赛的消息。刚刚平静的心情又激动起来。他反复收听三次,确认征稿内容及截稿日期。开始构思创作。

联想当时澳门回归不久,香港回归才两年多,人们翘首以待,期盼宝岛台湾也能尽快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一连几天,他查阅资料,泉思奔涌,上联一气呵成:紫荆艳艳,红荷婷婷,群芳翘首,谁冠区花绽宝岛?其中紫荆是香港区花,红荷是澳门区花。上联订正后,他一鼓作气,下联一挥而就:龙脉修修,桑梓历历,千禧迎归,我储玉帛架虹桥;尽情表达全国人民期待台湾回归祖国的迫切之情。

大奖赛收到全国各地应征对联近20万副。评出一等奖10副、二等奖20副、三等奖70副。李祥生的对联名列三等奖,入选《中华当代获奖对联大观》一书。初次参赛即获奖,显示了李祥生具备较高的诗词楹联文学素养。2002年7月,他被吸收为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成为为数不多的农民会员。

2003年是中铁大桥局集团建局五十周年,为歌颂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辉煌成就,大桥局与湖北省楹联学会联合举办湖北省第七届“云鹤杯”暨首届“大桥杯”海内外征联大赛。

收到湖北省楹联学会寄来的征稿启事,李祥生心潮彭拜,百感交集: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桥梁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另一方面,打通胡金店镇交通出行的府河大桥建成,让他及身边亲人感同身受。他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畅快淋漓书写心中的感受:

跨长桥入世,步彩虹描春,走金桥致富,岁月如歌,桥涵花絮三千树

倚活水开源,临碧水明志,弄潮水飞虹,江河为证,水簇风流五十年

整幅对联内涵丰富,既写了50年来大桥局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架桥故事可歌可泣;又描绘了通过有形桥梁建设,搭建致富之桥,带动人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写作手法上,虚实结合。从1.2万副征联中脱颖而出,获评特等奖(仅一名)。获得奖金1万元。比当时乡镇干部一年工资还多。

此后,李祥生又陆续参加一些对联大赛。比如2009年三门峡市举办的“讲道德论修养”全国楹联大赛、2014年陈云纪念馆举办的“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诗词楹联大奖赛,均荣获优秀奖。

活到老学到老 老有所乐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李祥生也步入古稀之年。尽管布匹生意大不如从前,但他读书学习的劲头不减当年。他的床头是书,床尾是书,床底下还是书!他住宿的地方,码放的书籍比人还高!书籍环绕着他的床铺。看累了,在床上躺着睡一觉;醒了,随手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读起来。

近年来,互联网四通八达。为不与时代脱节,李祥生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儿子很讲孝心,手把手教会他上网,方便他随时随地与外界联系,获取最新信息。他加入两个微信群,一个是梦泽诗友群,另一个是孝感市楹联协会群。经常在群里与朋友交流切磋诗词楹联及健康养生知识,不亦乐乎!

寒暑假时候,在县城上学的曾孙来看望他。面对满屋子书籍,十分好奇,把书籍东抽西拿,一片狼藉。他不恼不燥。一一捡拾起来,教孩子们背《锄禾》及《春晓》等浅显唐诗。不等孩子们开始读,自己先一字一顿摇头晃脑读起来。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每晚七时,他雷打不动端坐电视机前,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获取国家大事信息,结合自己所见所闻,理性分析思考,撰写诗词:已失巍巍九五尊,宫廷旧梦了无痕;

权臣频亮青铜剑,废帝吞声肺腑言;

碧玉黄金盈墓室,锦衣秀帛满棺屯;

奢华无度终虚幻,国宝何曾属海昏。

这是他观看电视剧《海昏侯》,针砭时弊所写。诗中权臣指西汉霍光,废帝即海昏侯刘贺。

胡金店镇是全国文明乡镇。集镇乡村美得像花园。特别是有几户农家栽种桂花树。八月桂花飘香,满街香气扑鼻。他与几位诗友一同观赏,有感而发,七言四句随口吟诵:

一树繁花压众芳,十分艳艳恋秋光;

风偕丹蕊芸窗下,锅碗瓢盆各自香。

阴雨天,不便外出踏青访友。他在家调试录音机,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状元媒》依次播放,听久了,也能够随口哼几句唱词。有时听楚剧,比如《三世仇》、《访友》;再就是黄梅戏经典曲目《天仙配》来收场。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戏迷。日子过得惬意幸福。

通讯员 黄永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