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站庭联动”活动以来,下辛店镇人大主席团持续深化“站庭联动”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充分发掘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独特优势,以及法官明理释法的专业优势,着力找准小切口,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在打造支点建设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贡献人大力量。
近日
下辛店镇人大代表与新店法庭法官
通过“站庭联动”工作机制
成功化解一起
涉及劳务工伤事故纠纷
2024年12月,下辛店镇六合村王会与武汉秀湖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劳务工伤事故,双方为事故善后处置出现重大分歧,并一直走到法律诉讼阶段。新店法庭受理法官潘启明及时向王会所属片区代表联络站联系反馈,联络站代新庭、胡建刚代表主动介入。

我和胡建刚会同法庭法官,六次到王会和武汉秀湖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入户走访,从法理和情理两个方面反复做工作,历时半个月,终于做通双方工作达成庭前调解。
在人大代表和法官的调解下,矛盾隐患得以化解,涉事双方都对调解效果非常满意,起到了很好的社会示范效应,体现了“站庭联动”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推进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及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档升级。下辛店镇人大主席团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完善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人大代表进法庭、法官进联络站双向互动,汇聚工作合力。目前已开展“站庭联动”活动3次,联合走访辖区群众6次,集中普法宣传2次,代表参与庭审8次。
为进一步增强代表素质,法庭法官到代表联络站为15名人大代表进行法律专业知识培训2次,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及调解实操技能。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村集体以及参加座谈的人大代表,身为人大代表即为调解组织的一员。
同时,人大代表联合法庭法官开展普法宣传,2月底针对不同受众分别开展普法宣传4次,参加培训群众198人次,其中专门培养培训村级法律明白人65人,进一步充实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民间社会力量。
该镇发扬“枫桥经验”,围绕“代表说理+法官释法”,依托人大代表贴近群众优势、法官专业优势以及基层人大阵地优势,人大代表、法官合力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向好。
野咀村6组村民代彩先与继子王海涛因生活赡养问题发生纠纷,并到法庭咨询并反映情况。镇人大代表陈银秀得知后,及时与法庭受理法官联系。
我在所属片区走访中,掌握了代彩先家庭纠纷情况,当得知她准备走司法程序解决问题时,我第一时间与受理法官联系,确定通过调处来化解纠纷,避免事态扩大。
鉴于代彩先年老多病无生活来源,王海涛刚参加工作还不稳定,事实上无力承担赡养责任的实际,经人大代表和法官多次找两位当事人沟通,最终达成解除赡养关系协议,并为代彩先申报了低保救助。这起纠纷的成功调处,为今后化解老人无人赡养的这类社会难题提供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今年来,该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调解员参与法庭诉讼调解8 次,参加庭审调解5起。同时联合法官进站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起,王森林、杨华华代表作为金牌调解员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下辛店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厚植为民情怀,高扬进取之帆,大力推动“站庭联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打造特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