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好,其实是智慧不够

04-27 14:39  

人有七情六欲,《礼记》里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也就是说人有各种情绪是本能,是天生就有的。

人有好的情绪,也有不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对人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即便给他整个世界,他也早晚会毁掉一切。

不好的情绪大致有这几种情况:

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的样子,

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

其实,情绪是智慧不够的结果。问题带来情绪,而情绪不解决问题。

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你就是优雅的;当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时,你就是成功的。

如何控制情绪,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门豹:佩韦以缓气。

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了自我控制情绪,“佩韦以缓气”。“韦”就是熟牛皮,质地柔软。

西门豹随身带着熟牛皮,每当脾气发作的时候,就用手抚摸一段时间,怒气就消除了。

王述:面壁以避怒。

东晋蓝天候王述性情躁急,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暴怒。一次吃鸡蛋,筷子未曾夹住,便暴跳如雷,把鸡蛋甩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

但是王述与他人相处却颇有修养。有一次,一个人指着王述的鼻子大吵大骂,言语不堪入耳。

王述只是面对墙壁,一声不吭,听之任之。那人骂了半天,见王述没有回应,悻悻离去。王述好久没听到骂声,才转身询问家人:“那人走了?”家人答:“走了好久了。”他便坐下来继续做事。

张发:写字以散气。

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不是为了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心中愤怒,他立即去写字来消除怒气。

韩愈认为这个办法简单有效,尤其是书写狂草,可以把郁积的不良情绪释放出去。

陆游:赏花以破怒。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但是他很懂得养生,得以长寿。

他平时爱种花、赏花。身处逆境的时候,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赏花,有诗句这样说,“放翁年来百事情,惟见梅花愁欲破”。

李纳:弈棋以息怒。

明代李纳性子火爆,容易发脾气,但是他酷好弈棋。只要下棋,他的心态立刻安详。

每当他躁怒的时候,他的家人就悄悄端出棋盘放到他面前。李纳的面色立刻改变,拿起棋子,与人下棋,接着怒气烟消云散。

李渔:著书以释怒。

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说:“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铲除。喜怒哀乐,皆成文章。”

李渔在写书的时候,忧愁和愤怒都得以释放,牢骚不平之气都抒发在文章中去了,从而得以心情平静。

郑板桥:面竹以忘怒。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的时候,郁郁不得志。

当他受到上司压制,心中愤怒时,便铺好宣纸,提笔画竹,以平抑怒气。后来他因为得罪豪绅而罢官后,画竹更成为他晚年自娱怡乐、排怒解愁的养生之道。

林则徐:悬联以警怒。

清代林则徐禁烟时,常常发怒,于是在书房悬挂一个条幅,上面写着“警怒”二字以自制,并在厅堂悬挂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自我警示应宽宏大量,下联自我告诫要无畏无私。

https://img.cjyun.org.cn/a/10143/201704/54ff7cbe4f72e4b4f2a264a2fa40d520.jpg
{"appId":"wx7ea456f17016fc22","nonceStr":"4xdTPO1OloHlFyUZ","timestamp":1745020025,"signature":"0d1851cfbf71b743d9fdefe27dacc4b6e7ed00a0","link":"https:\/\/m-yunshangyunmeng.cjyun.org\/p\/14722.html","desc":"\u738b\u8ff0\u597d\u4e45\u6ca1\u542c\u5230\u9a82\u58f0\uff0c\u624d\u8f6c\u8eab\u8be2\u95ee\u5bb6\u4eba\uff1a\u201c\u90a3\u4eba\u8d70\u4e86\uff1f\u201d","title":"\u60c5\u7eea\u4e0d\u597d\uff0c\u5176\u5b9e\u662f\u667a\u6167\u4e0d\u591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0\/202501\/b3891efbd3a05cc0a239f98a0c87998a.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